Friday 25 May 2018

柬埔寨暹粒 (SIEM REAP) 小圈 SMALL CIRCLE - 吴哥窟

柬埔寨 CAMBODIA 6天5夜 :第四天  吴哥窟




兴建年代
1113
建造国王
Suryavarman II
作用
供奉毗湿奴的国庙
出入方向
西门进,从东回廊上塔,南回廊下塔,西门出
游览时间

20分钟

吴哥窟是对宇宙的缩微复制,雄伟的中央圣塔代表着印度教的神山须弥山,群峰(较小的塔)族拥着须弥山,向外一次环绕的是各大洲(较低的庭院)和海洋(护城河)。石道旁边的七头那迦Naga象征性地构成由人间进入神界的彩虹。

一些学者认为,吳哥窟是苏耶跋摩二世的皇陵,根据有三:
  1. 与吴哥大多数其他寺庙朝东,面对朝阳不同,吳哥窟正门朝西,面向日暮;根据荷兰考古学家博施(Bosch)的研究,印度和爪哇的殯殡葬风俗,墓地一律朝西,祭祀的寺庙则朝東。
  2. 画廊浮雕反时针方向排列,是印度教葬礼時在墓地巡行的方向。
  3. 吳哥窟画廊中苏耶跋摩二世与毗湿奴神相貌相似,暗含日后升天成毗湿奴长驻毗湿奴神殿之意。

吴哥窟是建立在大片沼泽地之上,是一座巨大的水上城市。吴哥窟占地三百余公顷,工人们首先须先清除热带森林,砍伐许多直径一米多的大树;为了巩固地基,工人们必须将面积为数百公顷的土地深挖几米,取出旧土,换上细沙,铺上石子,面上再铺一层土。由于吴哥窟所在地原是沼泽,地基的沙土充满水分,犹如一艘巨舟,浮在水上。

吴哥窟的气候,深受季候风影响,每年有六个月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8%,而其余六个月旱季,雨量稀少。旱季和雨季时的地下水位变化很大。如何在雨季地下水位高涨时保障吴哥窟地基不至于隆起,在旱季地下水位降落之时,又如何防止地基塌陷,这是古高棉的技师们必需解决的问题。吴哥窟的技师用190米宽的护城河,巧妙的解决了地下水位的涨落对地基的影响,吴哥窟屹立达数百年之久不倒见证了古高棉技师们的高超技术:
  • 雨季时护城河形成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储蓄泛滥的雨水,
  • 旱季时蓄水池的储水,可以维持地基下的地下水位稳定。

图片摘自网络
小吴哥分为三层:
  1. 第一层:史诗壁画区
  2. 第二层:敲心塔、花样年华拍摄地(梁朝伟的秘密洞)
  3. 第三层:顶层。暹粒当地的建筑法规规定,所有建筑物的高度不可超越小吴哥顶层。


图片摘自网络

中心建筑
  • 十字王台尽头是吴哥寺的中心建筑群。它基本是由大、中、小三个以长方形回廊为周边的平台,依外大内小、下大上小的次序堆叠而成的三个院落,形如金字塔。中心矗立五座莲花圣塔为顶点,象征印度教中的须弥山。
  • 美国学者艾丽娜·曼妮卡解释这三层回廊各代表国王、婆罗门和月亮、毗湿奴。各回廊的每个基点上建立廊门,上中两层平台的的回廊,四隅设置塔门,每层平台塔门的四座宝塔,中央宝塔形成五点梅花图案。
  • 由于寺庙的朝西取向,吴哥窟因此上一层平台的位置,并非在下一层平台的正中,而是略偏东,为西边画廊留出更多空间;因为同样原故,西边的台阶不如东边台阶陡峭。


第一平台
  • 第一层的平台由砂岩石垒成,高出地面约3米;平台之上,有高3米许的大回廊,围绕整个吴哥寺如口字型。
  • 回廊长方形,南北方向长180米,东西方向长216米,高4.16米。
  • 回廊四周,共有四座塔门和八座廊门:四隅各一座廊门,正西、正东各三座塔门,正北、正南各一座廊门。
  • 塔门和廊门有朝内、朝外二石阶,分别通第一层内院、寺庙外院。回廊的内侧墙壁既是寺的外墙兼巨型画廊。回廊的外侧,有两排并列的方石柱,靠内的一排方石柱支撑画廊的筒形拱顶,靠外的一排方石柱支撑侧廊的半拱顶,拱顶离地6米,半拱顶离地4.3米;内石柱长3.18米,外柱长2.25米;柱顶过梁与上楣之间的横饰带,布满莲花之类的图案。
  • 回廊的拱顶和半拱顶,覆盖陶瓦,保护画廊壁上的石雕,不受日晒雨淋。


第二平台
  • 第二层台基又高出第一层台基五米半,也有长方形画廊环绕,东西方向长约115米,南北方向宽约100米。
  • 回廊宽约2.45米,朝外一面是普通的墙,朝内的墙壁开棂窗,没有石柱,也没有侧廊;从二院观看,回廊的墙壁装竖棂盲窗,盲窗之间的墙壁,有许多服装和发型多姿多彩的仙女浮雕。
  • 回廊有四座塔门,分布四偶,还有六座廊门,西边三座,东、南、北各一。
  • 四隅的塔门,有两座不同方向的下行台阶通一院;南、北、西廊门各有上下二石阶,下通一院,上通二院;三座西廊门的三座台阶,居中的台阶上通二院藏经阁的十字台,下通田字阁,其余二廊门的台阶,上通二院,下通田字阁。回廊北侧有回音厅。
  • 第二平台回廊四角的塔门,顶部各矗立一座宝塔;因年久失修,四座宝塔的顶部大半缺损,九层宝塔只剩二三层。
  • 北廊东门和南廊中门有保存得十分完好的三角墙。第二院的西南、西北隅各有一座小小的藏经阁,两壁的楞窗和残破的屋顶,使内堂明亮。
  • 两座藏经阁之间由一个架在矮石柱上的十字台在南北方向相连,十字台的东西道接连第二平台回廊的西门和第三平台回廊的西门。这个十字台也后人添加的。


第三平台
  • 寺庙的第三层平台,即最内和最高层平台,称为巴甘,正方形,形如金字塔,但由两段叠成,巍然拔地而起30米,比一、二层平台高一倍。
  • 平台四周有十二道台阶,东南西北每边各 三道,中间的四道台阶,宽6米,有39级;十二道台阶都十分陡峭,仰角最高达70度,每座台阶左右都有护墙。
  • 平台之上的田字形重檐画廊,60米见方,上立五座莲花圣塔,四隅各一塔门,正中矗立一座42米高的大主塔,塔顶离地62米。
  • 主塔比四个角塔高大;五座宝塔,排成五点梅花式。每塔内设神龛。主塔的神龛,最初四通,中供毗湿奴一尊,在十四五世纪改奉上座部佛教后,中供佛像,三面门廊改成佛龛。
  • 各塔门之间,塔门与主塔之间,由田字画廊相连。回廊的地面高出水池底一米。田字画廊的口字回廊和十字游廊将内院分隔为四个方池,供朝拜者净洗之用。
  • 回廊宽2米,分主廊和偏廊两部分,主廊的外侧墙壁分布著竖葫芦楞窗,在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个基点则分布长方形明窗。
  • 十字游廊有一中廊,二偏廊,一拱顶,二半拱顶,左右各二排方石柱。
  • 中廊内侧的立柱排,支持高五米的拱顶,偏廊内侧立柱支持高三米的半拱顶。
  • 田字廊的拱顶和半拱顶上铺陶瓦。画廊顶部的天花板刻狮头蛇像,画廊和神龛入口有布满雕饰的门楣和三角墙,画廊柱顶的雕带装饰一排重复的壁龛,雕刻双手合十闭目打坐的蓄须苦行僧。
  • 回廊东南西北四边的正中有廊门,正前方一道台阶下通二院;回廊四隅的塔门的前方和左方或右方各有台阶下通二院。
  • 1934年法国考古学家挖掘中心宝塔的沙土地基,深达25米,相当于寺外地面的高度,但未曾找到宝藏,显然已被盗,但在23米深处,却发了现镇殿之宝:一块红土砖内藏著的两块水晶和两片直径18厘米,重65克的圆形金叶。



柬埔寨建筑材料:
  • 柬埔寨的沙岩主要分两种:
  1. 粉紅色的砂岩,质地坚硬,
  2. 灰色砂岩,质地柔软,容易风化剥落,也容易被植物根分裂。表面难保持光滑平整,雕刻的轮廓容易因岁月而模糊不清。
  • 吴哥窟的砂岩砖以灰砂岩砖为主。在离吴哥窟40公里的荔枝山找到古代採石场地遗迹,古时依靠水运,人力和大象运送到吴哥窟工地。吴哥窟建筑物的石块上,常见有直径为几厘米的圆孔,可能是古时建筑工人搭棚架运送砂岩石块用的,完工后这些圆孔被石拴或石灰封闭。
  • 吴哥窟中常用的另一种建材是红土石。紅土石是岩石经过热带炎热气候长时间风化,以致岩石中的可溶性矿物质流失,残留不溶于水的氧化铁和石英等矿物质而形成的多孔红棕色岩石。中南半岛的地表含丰富的红土石,容易从地层中开采。开采出來的红土石可切割成砖状,置空气中逐渐硬化。在吴哥窟中,红土石常用作台基的护墙,或用于铺地、造堤和围墙。
  • 黏土烧制的粉紅色长方砖大小不等,多用來铺路,造墙。
图片摘自网络


前往小吴哥最顶层的衣着标准:
  • 裤子要盖过膝盖
  • 上衣要有袖子(可以是短袖,但不能是吊带)
  • 帽子需取下


引道两侧的藏经阁

吴哥窟周围都是棕榈树


棕糖树

走在小吴哥里面,你会看到有非常多的棕糖树 。棕糖树是柬埔寨的国宝树,棕糖公树割开后流出的汁液可以熬煮成为棕糖,或进一步酿成棕糖醋或棕糖酒。 在小吴哥与其他寺庙廊道的窗台上,都可以看到类似棕糖树干的栏杆,柬埔寨人说:有棕糖树覆盖的土地,就是柬埔寨的土地,可见高棉民族对棕糖树的重视。


以棕糖树干为造型的栏杆

仙女

仙女像一般分为两种
  1. Apsara - 弯着手掌飞天起舞
  2. Devota - 站着的女神

小吴哥墙壁上到处都能看到梳着各种发型,上穿紧身衣(其实更像是穿着比基尼),下穿裙子站立的女神。 每一朵浪花飞上天上去的时候,一个Apsara就从中跳出来,因刚拥有生命而非常喜悦。大拇指和食指捏起来像花苞,当她很用力的往外弯,另外3个手指是花瓣,整个就是花在含苞到盛放的一个过程,然后最后凋零,即所谓的生老病死。手握莲花花苞,放在肚脐位置,他们相信肚脐是生命起源的地方,莲花的花苞代表生命的复活的象征。

吴哥窟内有一千八百多个仙女的沙岩浮雕分布在东南西北四大门的外壁和金兹坛的内外壁。仙女有的身穿轻纱,在天空飞翔,有的亭亭玉立于莲花之上,纤手执花束,满脸迷人的笑容,她们的头饰多姿多彩,她们戴著耳环、项链、手镯、臂镯和脚镯,她们露出酥胸,穿着绣花裙子,有的站立在壁龛里,头戴镶珠宝的三叉冠冕,项上围一圈珠宝项链,还有三串珍珠链悬挂酥胸,垂达纤腰,小围裙镶满宝石,外套一件纱笼。

仙女的容貌,来自王宫中的宫女,周达观《真腊风土记》中记载,国中美貌的女子,都被召入宫中,加入数千嫔妃的队伍中,宫女们肌肤洁白如玉。笑容可掬的仙女是高棉绒欢乐的象征,她们使得严峻的石室化为天堂。

也有的仙女束发,没有冠带,她们的脸和乳房,被无数游客的手摸得漆黑如花岗石。仙女有时成单,有时成群,刻画在平整的沙岩石壁面,有时在壁龛之中;仙女的舞姿,几乎千篇一律,显然是依靠著样板雕刻的。

仙女的足部比较别扭,一律雕侧面,不是正面,富有才华的高棉雕师,突然在在技术问题上了栽跟头;也许高棉的雕师,还未能掌握正面透视。在中层画廊,许多仙女是半成品,有的雕了头部,身躯还未雕刻,有的已雕出身躯,但服饰仅有轮廓,有的还仅仅在石壁上勾画出轮廓,半途而废的原因不明。

在这两千多尊女神像中只有一尊露著牙齿微笑的女神,非常特别,在西塔门的的东面(也就是正门的右手边,那边有尊很大的毗湿奴神像,就雕神像背后的墙壁上),面朝圣水池。

回廊

每个转角都会看到一个仙女浮雕



浮雕回廊
吴哥寺扣除最中央最高的塔庙一共有三层,第一层回廊东、西、南、北四个面上分别各有两则浅浮雕,所以一共有八幅,分别是
  1. 俱卢之野大战
  2. 苏耶跋摩二世的出征
  3. 天堂与地狱
  4. 搅拌乳海
  5. 毗湿奴大胜阿修罗
  6. 黑天大胜阿修罗巴纳
  7. 善神大战阿修罗
  8. 楞迦大战

浮雕描绘印度两篇著名梵文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中的故事和吴哥王朝的历史片段。浮雕画的次序,由西廊门入口开始,按反时针方向,环绕一周。

图片摘自网络

《俱卢之战》Battle of Kurukshetra

西画廊一段49米的浮雕刻绘俱卢族的士兵从左边进发,班度族从右边进发。俱卢之战在摩诃婆罗多中是婆罗多族两支后嗣般度族和俱卢族(两表兄弟之间、发生於古时北印度Kurukshetra 省的战事)为争夺王位所发动的战争,战事为期18天,最终般度族赢得了战争,俱卢族则面临灭族之果。战事初期,由毗湿摩领军的俱卢族一直处于上风,但俱卢族的军师毗湿摩很同情般度族五个王子的遭遇,也希望借由自己的牺牲平息这场家族战争,毗湿摩将自己的弱点告诉了般度族王子阿周那,于是在第九天,般度族的阿周那躲在束发后向毗湿摩射箭,才得以击败毗湿摩。所以在第二根柱子的附近可以看到一个老者身体被射满箭以致倒下的身体不能着地,旁边跪着五个人,满身中箭的就是毗湿摩,跪在旁边的五个人就是般度族的五个王子。毗湿摩死后,俱卢族分别由德罗纳及迦尔纳统领,在战事的第十三天,德罗纳布阵杀死了阿周那的儿子激昂。第十四天,阿周那背着丧子之痛,猛烈向俱卢族还击,迅速击杀了难支及难降的队伍,德罗纳又因儿子马勇战死对战争感到心灰意冷。第十八天,终于到了坚战和迦尔纳决战的时刻,坚战藉迦尔纳的马车陷入泥沼时,一举将迦尔纳击杀,同时俱卢族的长子难敌又被怖军杀死,俱卢族自此兵败如山倒,为期十八天的俱卢之战最终结束。在第十根柱子附近拉弓射箭的就是俱卢族的继任军师德罗纳,再往前的第十一根柱子附近就是一个左手拿箭,右手拿弓,张开双腿站在在大象战车的上的就是阿周那,前面拿着长矛驾车的车夫就是毗湿奴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化身──黑天。整个画面都是出自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里面的很多人物都是神的子嗣。




西南角亭
  • 北门顶一幅浮雕,描绘《罗摩衍那》故事中罗摩(Rama)杀死羚羊的画面。
  • 北壁西侧描绘黑天登哥瓦尔丹山的故事;
  • 北壁东侧描绘毗湿奴搅乳海故事中提取仙丹一幕;
  • 西壁北侧浮雕描绘罗波那(Ravana)化身为变色龙进入因陀罗的宫殿。
  • 西门顶上浮雕描绘儿童时代黑天手持石臼;
  • 西壁南侧浮雕描绘长20只手的罗波那撼东山岳;
  • 南壁西侧浮雕描绘爱神的箭射中正在坐禅的湿婆,将其唤醒;
  • 南门顶浮雕描绘黑天灭火;
  • 南壁东侧描绘《罗摩衍那》中猴王的故事;
  • 东壁南侧的《湿婆坐禅》浮雕破损严重;
  • 东门顶浮雕描绘黑天接受礼物;
  • 东壁北侧描绘陀罗钵地的航海节。


《苏利耶跋摩二世的军队》Army of King Suryavarman II

90米浮雕,描述高棉人和敌人的战争,场面较之前的更现实,可见树木和动物出现背景之上。将领骑上战马或大象之上,地位明显较一般士兵为高;但看见画面中央的国王,束上佩剑威武地站立在大象上,随从举伞拨扇,四旁有千百卫士保护著,地位显然又更胜一筹了。其中一幅《苏利耶跋摩二世仪仗图》描绘Suryavarman II头戴王冠,在宝座上赤足盘腿而坐,左手向左指,后手靠著宝座扶手,左右侍从各二,手执长扇,为王扇风,身后宫女,手持巨型烛,白日点燃。在《苏利耶跋摩二世骑象出征图》可以看到士兵和骑马或骑象的军官、被长矛刺中倒地的马匹,形象栩栩如生。这幅浮雕,被游客手摸得光溜溜,呈古铜色,分外醒目。
Suryavarman II就是吴哥窟的建造者,也是柬埔寨最著名的国王之一,他恢复了政教合一的政治体系,兴修水利,南征北讨并打败了东部强势的占婆王国。这边的壁画西向东开展,一开始分两层,上层描绘国王和男性皇室观众们为战士送行,下层是公主和嫔妃们。之后归为一层,刻的是军队。主要就是展示的是Suryavarman II国王和他的军队出征之前的情景。在西南角落上来约2公尺那个带着皇家头饰,神气地坐在宝座上,旁边有一堆遮阳伞跟芭蕉扇的就是Suryavarman II,而且他的雕像比旁边的明显大一号。再来是全副武装的士兵和骑在马背上的官员,在他们之间还有英勇且好战的首领骑在大象上。再西边一点是已经散乱失去秩序的泰国雇用的军队,还有宋朝派来支援高棉的中国士兵在后面(里面还躲者一个在傻笑的中国士兵,可以找找看哦)。高棉的军队是穿着方形的护甲手上拿着的是鱼叉,步伐一致,神情严肃,泰国的军队带着头巾、穿着类似夏威夷草裙的裤子,手上拿的是三叉戟。壁画的墙面偶尔有个洞,听说是以前雕刻师不小心刻错,然后再挖出来填充新石头重新雕刻,后来年久后就松动掉出来了。




 《天堂与地狱》

浮雕长60米,描绘印度神话中32地狱37天堂32幅《地狱》浮雕。这画面倒跟我们古时的十八层地狱的传说有些相近,同样有著警世的作用。在壁画的上层表现的是进入极乐世界的情景,坐着华美的轿子,有遮阳伞跟扇子,享受着国王式的待遇,多描绘重重的天堂,里面仙女在舞蹈。接下来在第九根柱子附近就是阴间之王,骑着水牛,拥有18只手,背后是一对遮阳伞,他就类似中国的阎王爷。壁画中还有他的两位助手,分别是判官达摩跟契特拉古波塔,接下来的就是一段长长的32个地狱:

  1. 阿鼻地狱
  2. 虫冢地狱
  3. 剃刀地狱
  4. 荆棘地狱
  5. 压死地狱
  6. 窒息地狱
  7. 悲鸣地狱
  8. 融铅地狱
  9. 烤炙地狱
  10. 碎骨地狱
  11. 舂臼地狱
  12. 脓湖地狱
  13. 血湖地狱(火湖)
  14. 骨髓地狱
  15. 饥饿地狱
  16. 炭火地狱
  17. 炸锅地狱
  18. 煮锅地狱
  19. 密林地狱
  20. 篝火地狱
  21. 炎热地狱
  22. 针扎地狱
  23. 黑绳地狱
  24. 大红莲地狱
  25. 27&28级的地狱因为铭文消失(但看起来都是在拔舌头)
  26. 大寒地狱
  27. 暗黑地狱
  28. 叫唤地狱

 《搅拌乳海》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

浮雕全长49米。傳說,在很久以前,須彌山(Meru)聳立在大地的中央,它的山峰直插雲霄,凡人無法攀登,須彌山上充滿著各種奇花異草、溪流瀑布、璀璨寶石,天神們(提婆神)Deva和阿修羅們Asura都無憂無慮地生活在這裡。那時,天神們雖然壽命比凡人長得多,但也有生老病死。有一天,眾神與阿修羅為了生老病死的問題,發生了爭執,梵天(Brahmā)為了調解一觸即發的戰爭,便告訴眾神和阿修羅,同心協力翻攪大海,就可以得到永生的甘露──蘇摩(Soma)。长生不死的甘露埋藏在须弥山下的乳海(Ocean of Milk) 底下。起初神魔各自争夺,但大家都失败。天神和阿修罗为了取得长生不老的甘露,保护神毗湿奴(Vishnu)促成神魔订下盟约,合力取药。一同搅拌乳海,约定之后均分甘露。毗湿奴让大家把草药投入乳海,拔取须弥山以作为搅海的杵,自己化身为巨龟,沉入海底承受搅杵的重量,顶著须弥山当作支点,龙王婆苏吉Vasuki(五头巨蛇Naga),作为搅杵的搅绳缠绕在须弥山上。九十二阿修罗(尾端是魔王)拉著巨蛇的头,八十八个神仙Devota(尾端是猴王哈奴曼Hanuman)拉著巨蛇的尾,一起搅拌乳海。(阿修罗有圆凸的眼睛,戴著有冠毛的头盔。神仙则是杏眼,戴圆锥型的头饰)。巨蛇的身体是翻腾乳海的巨浪。在炙烈的火燄和傾盆的大雨中不停攪動,山上的飛禽走獸全告死亡、草木的汁液也流入大海,海水始化成乳,後又化為油脂,從大海中出現了太陽與月亮,從此出現光明與黑暗,但是甘露仍未出現......
翻腾了千年後,乳海搅干了,海中先出现一只香洁牝牛,然后出现了谷酒女神梵琉尼,乐园大香树,三头象Airavata(因陀罗坐骑)、鱼、虾、鳄鱼、龙、蛇、龟等,不过靠近须弥山的生命因为磨擦产生的高热,使水沸腾,鱼、虾、鳄鱼纷纷死亡。(浮雕中以断成一半象徵死亡的水族)乳海翻腾使神山快要下沉,神蛇也抵受不住而吐出毒液,毒液流进乳海,这毒液足以毁灭三界。情势危急,梵天神(Brahma) 要求湿婆神(Shiva) 吞下毒液以保护众神。湿婆将毒液喝了下去,三界得以保存,但是湿婆的喉咙被灼成了青紫色,因此又被称为青喉者(Nilakantha)。正当湿婆含著淚吞下毒液以保護眾神的剎那間,蘇摩甘露終於湧現了。阿修羅們蜂擁而上,爭先恐後地發出了可怕的喧囂,他們你爭我奪,都想一口吞下這瓊漿玉液,毘濕奴見這混亂場面,靈機一動,化身為美麗的女子婆娑跳起艷舞。無數的分身出現在攪動的乳海上,她們化身為美麗的飞天小仙女Apsara,好色的阿修羅見到了天女,各各為之目炫神迷魂不守舍,而眾神也就趁阿修羅不注意時,偷偷奪得蘇摩甘露,一飲而盡,成為不死之身。
其中一个阿修罗,眼看甘露要被神仙喝完了,化身为神仙,排队也喝了一口甘露.。甘露还没喝到这个化身为神仙的阿修罗的肚子中,还只在喉咙中时,天上的日神及月神看出来这个神仙是冒牌的,告诉给毗湿奴。毗湿奴立刻砍下他的头。这个阿修罗的身体马上死去了,但头部已经喝到了长生不死的甘露,所以头部并没有死去。这个头知道是日神、月神打的小报告,害他功亏一篑,於是恨之入骨,追著日神及月神,偶尔把他们吞进喉咙中, 但是因为阿修罗的喉咙已经被砍断了,所以吞进去的日月神还是会跑出来。这就是日蚀和月蚀的原因。從此以後,眾神與阿修羅便爭戰不歇,直到永遠......






《毗湿奴大胜阿修罗》

这一段是关于毗湿奴神与阿修罗魔王纳拉卡大军的战争,但是刻工很浅,粗糙,似乎是还没有完工的作品。阿修罗军从左右两方面向中心的毗湿奴进军,毗湿奴站立于金翅鸟的肩膀上,面向南方,驱赶阿修罗 (只有骑在金翅鸟上的长者4只手臂的毗湿奴还比较好认外,其他的人物有点模糊)
起因是纳拉卡偷了众神之母阿底提的耳环,这对耳环大又来头,是搅拌乳海石出现的,由天空之神因陀罗献给阿底提的。更可恶的是这个色色的魔王纳拉卡还关押了1601位女神在他的普鸠提沙城中。毗湿奴的化身黑天最终打败了魔王,娶了这1601位女神,并拔起了一座山,将女神们安置在山上,让金翅鸟驮著飞回德瓦加。在廊塔之北的壁上有几行据考证是1702年加刻的铭文,叙述画廊外一个墓穴的建造过程,此墓穴现已废。


 《黑天大胜阿修罗巴纳》

《黑天大胜阿修罗巴纳》浮雕描绘八手的黑天,骑著金翅鸟,战胜骑著怪狮的千手阿修罗。这段的壁画的主角仍然是毗湿奴神的第八个化身黑天。关于黑天的神话主要源出于《摩诃婆罗多》及《往世书》。出生时有人预言黑天将杀死昏恶的秣菟罗(即马图拉)国王,其父母为躲避国王的报复,带他偷偷逃到格库拉,黑天就在那里长大,成为牧牛人。幼年顽皮出众,惹人喜爱,屡行神迹,灭除恶魔。最后,黑天回到秣菟罗杀死昏君,建宫廷于德瓦勒格,娶鲁格米尼公主和其他妇女为妻。黑天后来因猎人误以他为鹿,一箭射中他的足跟,使他毙命。 这段壁画分别展示了黑天现身,要辨别毗湿奴神很容易,他一般都是有很多只手拿着不同的法器,并且他的坐骑是金翅鸟(样子是鸟头人形外加翅膀一双)。
接著一幅画面展示骑著犀牛的火神阿耆尼纵火喷著大火攻击毗湿奴神的坐骑金翅鸟。下一幅浮雕的主角是一个长著24只手拿着剑的魔王巴纳,传说他有一千只手,不过最后黑天掷出铁饼砍断阿修罗的千手只剩二手。最后一幅就是描绘黑天跑到湿婆的凯拉萨山向湿婆求情,请湿婆给魔王巴纳一条生路,湿婆的旁边还有他儿子象头神Ganesh


 《善神大战阿修罗》

浮雕全长94米,这一整段的壁画主要是展现21位面向西的善神跟阿修罗的战役。其实在印度神话中阿修罗也是属于神,只是他们经常被描述为品性不好的神。里面的神中比较好辨认的有:
  1. 财富之神俱毗罗(坐骑是夜叉)
  2. 火神阿耆尼(坐骑是犀牛)
  3. 战神赛犍陀(坐骑孔雀)
  4. 天空之神因陀罗(坐骑是白象)
  5. 保护之神毗湿奴神(坐骑金翅鸟)
  6. 阿修罗伽罗尼弥
  7. 死神阎摩(坐骑水牛车)
  8. 毁灭之神湿婆(坐骑是印度白牛南迪)
  9. 创造之神梵天(坐骑神鹅汉萨)
  10. 太阳神苏利耶及为他驾着马车的黎明之神阿鲁诺
  11. 水神伐楼那(无头蛇)

 《西北角亭》

装饰和西南角亭相仿,四壁布满雕刻,15幅画面多是描述《罗摩衍那》或黑天的故事。
  1. 东门顶上一幅浮雕描绘《罗摩衍那》中罗摩(Rama)和猴王会谈
  2. 东壁北侧描绘毗湿奴枕蛇而眠
  3. 东壁北侧描绘黑天骑金翅鸟
  4. 北壁东侧描绘两人在宫中交谈
  5. 北门顶浮雕描绘罗摩射箭
  6. 北壁西侧的浮雕,遭水浸破坏严重
  7. 西壁北侧浮雕描绘《罗摩衍那》中罗摩坐车驾
  8. 东壁南侧浮雕描绘《罗摩衍那》中悉多和神猴哈奴曼在阿育王树林中交谈
  9. 南门顶浮雕描绘几位仙女向毗湿奴献礼
  10. 南壁东侧《罗摩射鸟图》描绘《罗摩衍那》中的罗摩,弓如满月,箭如流星,射中鹄的
  11. 西门顶浮雕描绘《罗摩衍那》中罗摩与群猴庆功,有的猴子举臂欢呼,有的击鼓为乐有的吹箫。
  12. 水神伐楼那(无头蛇)


 《楞伽之战》Battle of Lanka

全长51米,描述Ramayana中、一场发生於今天斯里兰卡的正邪大战。正义一方的罗摩(Rama),是保护神毗湿奴的第七个化身;邪恶一方的 Ravana,是个十头廿臂的恶魔。罗摩的妻子Sita被一个恶魔抓走,互打打不过,Rama邀得猴王Hanuemam的帮助,召来猴子大军,最後当然邪不能胜正。这组画面,雕工精细。在中段,可见罗摩站在神猴哈奴曼的肩膀上,弓如满月;接下去是一系列打斗的画面:二十只手的罗波那骑著巨狮;神猴斗双龙等。



敲心塔
在吴哥的最下层的十字回廊的北面(在净身池的旁边)有座塔,其实也是一个走出去的出口,靠墙而立,手击胸口,可以听到塔内穿了咚咚咚的巨大回音,只要在那里敲才有回音,很奇妙。这个神奇的功能据说是透过回音来检查身体是否健康。






阶梯非常的陡斜

爱情梯
这里曾经有一段凄美的爱情,1973年一对法国夫妻游客在中心塔南面的阶梯试图登上中心塔,其妻不小心失足坠落致死,他的丈夫在悲痛之余出资修建了这道阶梯,以免悲剧再次发生。因此得名 “love stairway",让这座木梯成全了一段忠贞不渝的爱情见证,也是一个益于后人的善举。虽然后来修筑了更安全的木梯(现在上去的开口在东面),这边的阶梯就被封起来了。但是来到这边还是可以过来景仰一下这座爱情梯,记住是中央塔南面的才是爱情梯哦。



当地人穿着传统的柬埔寨服跟游客拍照,这是要收费的哦。

 



石狮子是寺庙的守护神,通常树立在台阶的两侧。





已是接近傍晚时分,旅客也陆陆续续离开了

回去停车场找司机时,在路边买了一杯榨果汁喝。
凌晨很早就起身,中午回酒店小睡,下午去吴哥窟走走,全程都是用步行,真的好累好累,脚也好酸。

晚餐就在司机的弟弟餐厅享用,是我们这几天最不好吃的一餐。




干一杯